在新时代的洪流中,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历史底蕴,多次引用古代经典中的智慧与哲理,为中国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理论指导。“从总书记用典感悟作风建设之道”这一主题,不仅能够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领导艺术,更能从中汲取建设清廉政府、增强公信力和提升人民满意度的宝贵经验。
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”这句话出自《礼记·礼运》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这句话,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在作风建设方面,总书记指出:“只有保持‘赶考’的清醒,才能始终牢记初心使命,在新时代新的赶考路上不断取得新成绩。”这表明,党的作风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必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,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。
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这是《周易·乾》中的一句话,总书记运用这句话强调,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以身作则,引领社会风气向好发展,作风建设不仅体现在制度建设上,更体现在领导干部个人的行为准则和示范作用上,通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。
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”出自《国语·周语下》,这句话形象地比喻出人民群众的力量,在党的作风建设中,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,密切联系群众,倾听群众呼声,解决群众困难,他多次强调要深化扶贫攻坚,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,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,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使得党的作风建设更加深入人心。
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,强调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,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,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,比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,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,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监督,还有效提升了干部廉洁自律意识。
从总书记引用的这些经典名言中,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,更能感受到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的新活力,通过深入理解和学习总书记的用典思想,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,强化自我约束,始终保持谦逊低调、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,从而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更多力量。